近年來,甘肅省定西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辦林業,全民搞綠化”的舉措不動搖,林業生態建設快速發展,為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市林業生態建設中,一些從事建筑施工、服裝生產、酒店經營等的民營企業以及造林大戶、合作組織、個體工商戶,轉型投資林業生態建設,打造森林公園、生態園、植物園、產業園和經濟林果基地。
特別是今年以來,定西市創新林業投融資機制,積極拓寬社會資本投資渠道,多措并舉吸收各方力量和資本,努力推進社會資本投入造林綠化,全市林業生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各縣區在多渠道籌措造林綠化資金的同時,動員各類企業、合作社等主體參與造林綠化,呈現了投資方向多樣化,地理位置多元化,生態效益顯著化等特點。截至5月底,全市完成造林34.09萬畝,各類造林綠化投資1.41億元,其中社會資本投入造林2.68萬畝,投資2914萬元(企業投入1809萬元,合作社投入255萬元,大戶投入850萬元),占總投資的20.6%。臨洮縣組織動員有實力的企業、造林大戶,依托農業發展項目、設施花卉、經濟林果基地建設,重點打造景觀林、經濟林、休閑觀光園等生態公園和生態園區,共完成面山綠化9600畝,經濟林果基地5800畝,社會資本投入達到640萬元,如太石鎮三益村發展設施農業和林果特色產業,已栽植花椒、美國大櫻桃、核桃、葡萄、棗、大接杏等特色林果3000多畝,今年再次籌資30多萬元,建設三益村南山優質杏樹示范基地334畝。通渭、隴西兩縣引導企業、合作社、大戶參與林果產業建設成效明顯,通渭縣新發展蘋果、花椒、核桃、金銀花、山楂等7.44萬畝,林果產業投資到達2286萬元,其中農發公司貸款、社會融資1400萬元。該縣常家河鎮依托甘肅錦華集團和福興德農牧農林專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在南河村投資200多萬元,引進優質山楂苗木3.2萬株,栽植800畝,全縣在常河、寺子、襄南等鄉鎮發展山楂產業1800畝,填補了全市山楂產業的空白。隴西縣已完成蘋果、花椒、核桃、梨等基地建設2.5萬畝,所需690萬元全部為企業、合作社和大戶投入。岷縣十里鎮駱駝村引導偉緒種養殖農民合作社投入資金238萬元,引進櫻花、海棠、滿天紅、玉蘭等各類苗木11萬株,發動村民參與義務植樹,建設花卉園林200畝。安定區、通渭縣實施福州.定西東西部協作生態林項目3個,總投資1740萬元,已完成生態林建設4800畝。安定區依托企業、合作社、大戶等發展經濟林果1萬畝,投入資金700多萬元,形成了以定西隴原紅枸杞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枸杞種植基地、寧遠鎮林杰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核桃種植基地、定西市金源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定西旭東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生態農業觀光、餐飲休閑度假、果蔬采摘、種植、養殖、參觀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生態觀光基地。
(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112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