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gend id="q6ojk"></legend>

  • <legend id="q6ojk"></legend>
    1. 城市園林綠化_共創市園林綠化建設綠色文明家園

      城市園林綠化_共創市園林綠化建設綠色文明家園

      城市園林綠化匯集市園林、自然園林和一些有關綠色文明建設信息資訊,園林綠化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系統的健康和活力,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園林綠化事業的地位和社會需求將不斷提高。

      菜單導航

      多個國際組織聯合發布保護區旅游指南

      作者:?城市園林綠化 發布時間:?2019年10月11日 12:18:42

        近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保護區委員會(WCPA)、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CBD)、法國-IUCN 伙伴關系(France-IUCN partnership) 和德國聯邦經濟合作與發展部(BMZ)聯合發布《保護區的旅游和游客管理可持續性指南》報告,報告總結了當前保護地旅游面臨的挑戰,重點討論了保護地旅游的治理、法律和政策背景、旅游對保護地的影響、保護地旅游的適應性管理、旅游收入對實現保護目標的影響、旅游活動的注意事項、最佳案例以及未來發展趨勢等問題,對保護地旅游的可持續發展有指導意義。

        報告指出,總體來看,保護地旅游業價值巨大,主要表現為三方面:一是旅游業可加強游客與保護地價值的聯系,使游客成為一種潛在的積極保護力量;二是作為全球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地旅游業的規模對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環境等均有重要影響;三是可持續的旅游業可以直接為全球目標作出貢獻,例如《2011-2020年生物多樣性戰略計劃》、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等。

        然而,不適當和管理不善的旅游業,可能會對保護地的生物多樣性、景觀和資源基礎造成負面影響。保護地管理人員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既要提供有意義的游客體驗和保護管理所需要的收入,又要防止旅游業損害保護地的生態完整性和相關的保護價值。

        報告結合世界各地保護地的實踐情況,就以下關鍵問題提出指導建議。

        一、治理、立法和政策

        報告建議采用一種靈活的方式,根據不同保護地的治理類型,確保利益相關方特別是原住民和當地社區能夠適當地參與保護地旅游的決策過程。具體實踐包括5個方面。一是鼓勵制定符合“三重底線”的國家旅游政策,即有助于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價值),為保護地管理當局和業主創造經濟利益以幫助支持管理成本,為當地社區提供可持續的生計機會(經濟價值),有助于豐富社會和文化(社會價值)。二是確保保護地的旅游規劃遵循基本的四步過程,即基本的生態環境和社會評估-概念模型-設計場地規劃-監測和評估系統。三是與所有利益相關方合作制定旅游管理計劃。四是為游客提供更廣闊的環境管理問題平臺。五是遵循國際上通過的旅游和生物多樣性指導方針,為旅游及其影響提供政策、規劃、管理和監測框架。

        二、保護地旅游業產生的影響

        保護地旅游業影響廣泛,為幫助利益相關者更好地體驗保護地旅游,報告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支持基于社區的旅游市場服務;二是開展商業發展和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訓;三是在保護地重新構建游憩活動,以滿足社區的需要,并實現更高的社會目標。

        三、管理目標與旅游業影響之間的關系

        理順保護地管理目標與旅游業影響的關系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公共意識,增加社區支持。應將旅游基礎設施管理、商業旅游、游客參觀管理等納入規劃,以實現保護地管理目標。一是選擇設計旅游點和施工材料時,應注重減少對保護地的損害,材料應具備耐久性、可回收性、可用性和可持續性等特點。二是基于保護地的價值、管理目標及相關指標和標準,設計基于標準的管理框架。三是組合使用游客管理工具和技術,以相互加強和互補。

        四、可持續旅游業的適應性管理

        可持續的旅游業需要適應性管理,具體應關注保護地設施使用情況、公民參與、伙伴關系、宣教、信息技術、市場營銷等。一是通過公民科學普及,充分調動志愿者的參與。二是提供適當的技術和充足的資金,協調和整合對生態環境和社會影響的監測。三是在選擇游客管理工具或實踐之前,了解哪些價值是受保護的。四是在環境教育節目中突出強調保護地的價值。五是利用生態環境和保護地教育節目吸引游客。六是參與市場策略前,深入研究和分析不同的要素。

        五、可持續旅游管理的能力建設

        主要關注通過旅游加強管理者、社區和其他利益相關方在管理游客、伙伴關系財政創收方面的能力建設,包括全面的技能和知識評估,清晰的培訓目標、創造性的伙伴關系、恰到好處的技術整合等。其具體實踐包括兩方面,一是評估當地社區提供旅游服務的能力,二是確保與合作伙伴相關的所有工作都得到官方的認可。

        六、保護地的財政管理

        管理旅游的收入和成本最終要實現保護效益,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財政評估,考慮所有費用和特許經營,建立透明、公平和有效的收入分享機制。一是設定門票費之前系統評估保護地的財務狀況。二是與旅游經營者簽訂合同時,規定要支持可持續的實踐和保護地的保護目標。三是與經銷商達成協議,雇傭一定數量的當地員工,盡可能在當地消費,并將服務外包給當地企業。

        七、保護地旅游面臨的挑戰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265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