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gend id="q6ojk"></legend>

  • <legend id="q6ojk"></legend>
    1. 城市園林綠化_共創市園林綠化建設綠色文明家園

      城市園林綠化_共創市園林綠化建設綠色文明家園

      城市園林綠化匯集市園林、自然園林和一些有關綠色文明建設信息資訊,園林綠化促進城市經濟和社會系統的健康和活力,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園林綠化事業的地位和社會需求將不斷提高。

      菜單導航

      生活不用愁 日子有盼頭(關注困難群體生活保障

      作者:?城市園林綠化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11日 11:32:52

        各地在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強化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城市就業困難人員順利在家附近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又有工資拿,又能就近照顧老人;特困戶老人受到特別照顧,有送上門的生活物資、防護物資和臨時救助金;農村不穩定脫貧戶給安排公益性崗位,小微項目有支持,降低了返貧風險。

        鶴崗工人王猛:

        “找到新工作,就在家鄉好好干!”

        早上7點,王猛到離家不遠的興安臺南橋上車點,搭乘公司的通勤車,半小時后,他到了黑龍江北三峽食品有限公司生產部分割車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王猛是土生土長的黑龍江鶴崗人。3年多前,在浙江打工的他接到老家電話,父親因腦梗住進醫院,他趕緊辭去工作返回老家。此后,王猛將大部分精力用在照顧老人上,其間打了幾份零工,但因自身工作時間不固定而不能長久,收入始終沒有保障。

        去年底,在他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病情逐漸緩解,王猛深感欣慰,卻也犯起了難,“我就是高中學歷,也沒專業技能,本來想著等過了年去找活干,偏又趕上疫情不好找工作?!边@時,發小給他推薦了名叫“鶴崗就業”的微信公眾號。

        “我關注之后發現上面的就業信息挺全,不少公司在招工,還有一個聯系電話,說是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電話咨詢。對方詢問了我的基本情況和就業需求之后,就給我推薦了現在的工作。我是3月13日打電話咨詢的,隔天就正式入職了,沒想到能這么順!”王猛說。

        王猛關注的“鶴崗就業”是鶴崗市就業局創辦的微信公眾號?!盀榱俗龊靡咔榉揽仄陂g‘穩就業’工作,我們利用公眾號、微信群等傳播手段,圍繞企業用工、重點群體就業集中發力,在公眾號上面公布我們辦公室電話,科里6個人都會接聽,第一時間為求職者提供服務。針對前來尋求幫助的城市就業困難人員,我們會逐一登記信息,根據不同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還會打電話回訪?!柄Q崗市就業局市場科副科長溫博舒說。

        溫博舒介紹,今年鶴崗市共開展網絡招聘活動20次,提供就業崗位11412個,求職人數2208人,簽訂就業意向人數1439人,有469人已上崗。為解決疫情防控期間交通限制及企業復產缺工的矛盾問題,市里還組織了綏濱、蘿北兩縣專車“點對點”把招聘人員送到工廠去,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入廠門”,既保障求職人員身體安全,又保障企業正常生產運營。

        “我們按計件發工資,這個月工資能拿4000多,聽老員工說,熟練了之后工資五六千都沒問題?,F在老人病情緩解了,我又在家門口找到穩定工作,公司給交五險,提供通勤車,還有一天三頓飯。老家物價低,生活上挺寬裕,又能照顧父母,以后不琢磨去外地打工了,就在家鄉好好干!”提及未來,王猛充滿希望。

        福州特困戶溫細嬌:

        “多虧了政府和大家的幫助,基本生活不用愁!”

        “溫阿姨,最近米面油都吃完了嗎?口罩還夠嗎?”

        下午3點,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鼓東街道開元社區黨委書記鄭巧汀敲開了社區特困戶溫細嬌的家門。

        “都夠都夠,社區上次送的大米還沒吃完,我又不怎么出門,口罩還沒拆封呢!”有人到訪,溫阿姨顯得有些興奮,趕忙找出凳子請來客坐下,滿面笑容。

        今年78歲的溫細嬌,已經在政府安置房里居住了20多年,一直和丈夫林學風相依為命。去年6月丈夫因病去世,溫細嬌從此便成為無收入、無伴侶、無子女的孤寡老人,福州市及時將她列為特困人員,每月發放救助金1075元兜底供養?!氨WC溫阿姨不愁吃、不愁穿,不與城市生活相脫節?!备V菔忻裾志珠L王振松說。

        疫情防控期間,如何保障像溫細嬌這樣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的基本生活?

        “問題想在前面,救助走在前面?!备V菔忻裾钟“l了《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期間有關社會救助工作的通知》,明確分類施策,對特困人員直接給予臨時救助,持續推進送生活物資、送防護物資、送基本藥品、送疫情防控資料等“四送服務”。

        通知下發后,街道和社區人員扛著大米、拎著油醋,將700元臨時救助金送到了溫細嬌的家,“您別出門,有啥事打電話叫我們就行!”社區書記鄭巧汀一再叮囑。從此,每周兩次的上門探訪與協助消毒,成為開元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的固定“打卡”,每日一次的電話問詢和實時情況日報制度,使社區、街道、市里的民政系統每一級了解溫細嬌的生活動態。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30372.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