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濕地保護修復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馬順清主持會議并講話。
寧夏目前共有各類濕地310萬畝,其中:國家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處,自治區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級濕地公園14處,自治區級濕地公園10處。濕地對寧夏發展意義重大,是“塞上江南·魚米之鄉”的重要支撐,是寧夏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打造全域旅游的靚麗名片,是候鳥遷徙的重要棲息地。
會議要求,保護好寧夏彌足珍貴的濕地資源是各級政府的重要政治責任。要結合實際修改完善寧夏濕地保護法規制度,確保濕地保護修復有法可依;要強化審批監管,嚴格濕地用途管控,規范濕地征占用行為;要按照“先補后占、占補平衡”的原則,壓實修復主體責任,誰占用、誰還濕;要加大濕地補水力度,擴大主要湖泊面積,提高濕地水質水量,改善濕地生態功能;要堅持濕地“只增不減”原則,多措并舉、深挖潛力,在有條件的地方開展退耕還濕、退耕(養)還灘工作,實現寧夏濕地總量逐年增加、質量持續改善。(記者 馬越)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4771.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貴州草海:越冬候鳥陸續北遷
下一篇:張建龍:建議加強國有林場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