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湖南省委副書記烏蘭到省林業種苗中心調研。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陪同調研,廳辦公室、種苗站、宣傳中心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省林業種苗中心是湖南省良種油茶定點育苗單位,也是全國油茶科技示范基地。烏蘭副書記走進組培自控溫室,詳細了解油茶種苗的優良品種、組培快繁等情況,鼓勵科研工作人員創新思路,研發更優質、更高產的油茶品種。在煉苗基地,烏蘭副書記指出,要打破“重種植、輕管護”的傳統思路,做精油茶苗木管護,提高油茶的綜合產值。烏蘭副書記還走進油茶嫁接及容器育苗技術培訓現場,詢問了種苗的銷售、價格情況,了解了油茶的采穗嫁接技術,對近年來全省油茶產業的發展給予了充分肯定。
烏蘭副書記指出,貧困山區農民特別需要通過發展產業走上小康路。湖南省油茶種植面積大,但是存在老樹多、產量不高等問題。種苗中心要發揮自身優勢,不僅要為貧困農民提供價廉質優的種苗,還要加大對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為湖南省油茶產業的做大做強作出貢獻。
烏蘭副書記強調,湖南是油茶的傳統主產區。近年來的油茶產業發展實踐證明,油茶是農民脫貧致富實現可持續、穩定增收的產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戰略思想,發揮種苗中心科研力量足、培育能力強的優勢,培育優質油茶種苗,為貧困山區發展油茶產業打下堅實基礎。要加大油茶優質種苗供應,加快油茶新造林和更新造林速度,精心培育茶油知名品牌,不斷完善油茶產業發展鏈條,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提供可持續的產業支撐,推動全省從生態大省向生態強省轉變。
鄧三龍指出,油茶是“能脫貧、不返貧”的綠色產業,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穩定增收渠道。近年來,省林業廳一直將油茶產業打造成為精準長效的脫貧攻堅支柱產業,以每年新造50萬畝、低改撫育9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全省300多家企業、2000多家種植大戶、500多家專業合作社參與油茶發展,形成了衡陽、常德、懷化3條產業帶,永州伊園、耒陽神龍等25個油茶產業示范園,常寧、桃源、邵陽等48個國家油茶重點縣,形成了“一棵樹撐起一個產業”、“一棵樹帶動一方經濟”的良好局面。2016年,全省油茶林面積達2113.7萬畝,茶油年產量23.4萬噸,油茶年產值300.8億元。通過油茶補貼引領扶貧、擴大就業帶動扶貧、增加產量助推扶貧、提升品牌保障扶貧等措施,油茶成為脫貧攻堅的“搖錢樹”,累計帶動119.2萬林農脫貧致富奔小康。(湖南省林業廳)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741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