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節約、集約使用林地資源,為子孫后代留下了天藍地綠、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園。
“林業+瓷器”實現效益疊加
穿行在德化縣城,不論是瓷都大道,還是潯北路,處處樹木蒼翠。華燈初上,漫步在雨后的公園,頗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縣委、縣政府就開始著力解決‘林瓷矛盾’,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8.4%?!钡禄h副縣長蘇錫培說。
“德化被譽為世界陶瓷之都,是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和出口基地,陶瓷撐起了全縣經濟的半壁江山?!钡禄h林業局主任科員黃志森介紹說,“然而,作為制作陶瓷主燃料的木材也被大量消耗,燒一噸陶瓷要燒掉一噸木材。20世紀70年代末,全縣陶瓷產值不過億元,而年消耗木材卻高達10萬立方米?!?/p>
森林資源是兒孫飯,決不能寅吃卯糧。
針對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現實矛盾,20世紀80年代初,德化縣委、縣政府提出“以能源革命實現生產變革”。30余年來,先后開展了以電代柴、天然氣燒瓷、微波燒瓷3次能源革命,成為我國首個無黑煙污染的陶瓷產區,走出了一條經濟、社會、生態“三贏”發展道路,并先后榮膺“國家綠色能源示范縣”“國家循環經濟典型模式示范”等稱號。
陶瓷生產不再消耗森林資源,借助陶瓷,森林獲得了更大的經濟價值。
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主營木竹筷子搭配德化瓷器的餐具,使兩者相映生輝。目前,公司依托上市公司冠福家用的瓷器銷售網絡,不僅將冠林竹木的銷售網絡拓展到全國,產品還遠銷歐美。
“縣里還推出了‘旅游+瓷器’發展戰略,現在森林旅游業也風生水起?!钡禄h林業局產業股股長林啟靈介紹。目前,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為依托,開發的登山、漂流、探險等一系列項目備受游客歡迎,形成了林瓷協調發展的良性格局。
占補平衡破解用地難題
福建山多地少,如何既滿足經濟建設的用地需求,又確保林地面積不減少?福建給出的答案是:占補平衡,通過“占一補一”方式,確保林地資源動態平衡、適度增長。
2014年,福建成為全國唯一開展林地占補平衡試點的省份,試點范圍包括漳州全市和永安、尤溪、晉江、德化4個縣(市)。省政府印發了工作方案,要求試點地區不僅實現林地占補平衡,還要優化林地保護利用結構與空間布局。
晉江寸土寸金,2016年位列全國百強縣第八位。經濟的高速發展,給建設用地帶來了空前的壓力。
“晉江堅守占補平衡、先補后占、突出重點、動態管理、群眾自愿五大原則,創造了林地占補平衡的‘晉江模式’?!睍x江市林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姚培森介紹說。
4年前,八仙山是一座荒山,如今成了森林公園。晉江被納入林地占補平衡試點后,經測算,在試點的3年間,晉江將占用征收林地1.25萬畝。于是,市政府決定將八仙山綠化起來,納入林地儲備庫備用。與八仙山一起納入儲備庫的還有小流域綠化、公路兩側綠化帶等共1.52萬畝。姚培森說:“除了測算的1.25萬畝林地可為經濟建設讓步,同時還有2700畝林地可支持經濟發展征用?!?/p>
尤溪縣也實行“先補后占”。自2014年列入試點,至2016年10月,全縣補充林地2.5萬畝,而用于建設征用林地僅4170畝,遠少于增加的補充林地面積。
福建開展林地占補平衡試點以來,試點縣(市、區)已達19個,各地建立補充林地儲備庫,確保使用林地規模小于補充林地規模,穩定了全省林地保有量。
截至2016年底,福建試點單位共確認補充林地17.6萬畝,經公示、確認后發放林權證面積13.7萬畝。同期,共審核使用林地5.4萬畝,補充林地面積比使用林地面積多12.2萬畝,實現了林地總量不下滑、森林面積不減少、覆蓋率不降低的目標。
多措并舉守護生態資源
破除生態公益林管護體制障礙、重點區位商品林贖買……福建不斷創新生態資源保護方式。永安市成立的金盾森林資源管護有限公司,就被譽為林海中的一支“奇兵”。
金盾公司董事長林偉介紹說,公司下轄森林資源巡防大隊和森林消防大隊兩支專業隊伍,管護林地面積223萬畝,占全市林地面積的81%(不含竹林),是一家專業化的森林資源管護公司。
“僅靠人工護林,這么大的面積還真有點吃不消?!绷謧ケ硎?,公司積極探索無人機技術的運用,將無人機與指揮中心平臺連接,不僅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森林資源動態、林區自然災害和森林火場實時情況,還能高空投擲滅火彈和水帶。
林偉表示,公司已熟練掌握了森林消防專用無人機產品設備、軟件平臺系統的研發和組裝,并有信心建成全省森林消防無人機應用培訓基地。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dt/802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