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在寧夏銀川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銀川市2023年民生“十心實事”出爐,共包含10大類50項,涵蓋交通出行、社會保障、教育醫療、就業促進、住房保障、人居環境提升、“一老一小”等方面。一張張民生清單、一項項民生實事更新、更具體、更實在,也讓市民對2023年有了更多期待。
一、交通暢行“順心”實事
(一)提升群眾低碳出行獲得感
實施內容:購置600輛新能源純電動公交車,新辟、優化調整公交線路30條。
(二)維修整治市政道路
實施內容:對黃河路、長城路、寧安大街等主次干道路4000處(面積6萬平方米)破損、塌陷、鼓包等路面進行維修整治。
(三)優化路口交通組織
實施內容:對交通流量大、交通組織不科學、不合理的6處路口進行優化,提升通行效率。
(四)完善路網結構
實施內容:新建閱北十路(觀湖路—閱海路)、青少年宮南側路(寧夏老年大學東墻—青少年宮)等7條道路,改造西夏區朔方路(文萃街—文昌街)、金鳳區康銀巷(寶湖路—金鳳五路)、興慶區利民街(長城路—修業路)等3條慢行綠道。
(五)照亮群眾回家路
實施內容:對三區范圍內街巷樹冠較大、光源易被樹冠遮擋的“燈亮路不亮”路段,進行照明設施改造、樹木修剪。
(六)新增公交智能指示牌
實施內容:建設公交智能電子站牌1000套,提高公共交通信息化水平。
二、幸福宜居“舒心”實事
(一)緩解群眾停車難
實施內容:新增停車泊位5000個。
(二)提標改造城市公廁
實施內容:新建公廁4座、提升改造公廁20座。
(三)擴大5G網絡覆蓋面
實施內容:新建5G基站站點100處,擴大5G網絡覆蓋面。
(四)安裝便民標準門牌
實施內容:在親水大街、通達街、滿城街等街巷安裝3.5萬個標準門牌,建立銀川市標準地名地址信息化服務平臺。
(五)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實施內容:每個縣(市)區至少打造1—2個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提升完善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農村廁所改造、健身廣場等農村基礎設施。
(六)創建“完整社區”
實施內容:各縣(市)區各創建1個以上“完整社區”,主要是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和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務圈等。
(七)更換升級電力設備
實施內容:更換北寺巷等老舊電力設備140臺。
(八)建設便民“共享電源”
實施內容:在蔬菜基地、排灌打場、集市地攤建設200臺“共享電源”,滿足群眾臨時用電需求。
(九)布局完善新能源車充電樁
實施內容:建設充電場站5個,安裝超級快充充電樁及配套供電設備80臺。
(十)開展美麗河湖水環境綜合治理
實施內容:實施銀川市重點入黃排水溝(第二排水溝及四二干溝下游段)?水環境綜合治理示范項目,治理溝道24.31公里,包括污染底泥清理、河岸生態緩沖帶保護修復、水域生態修復等。
(十一)實施城市內澇治理工程
實施內容:實施興慶區西北部片區排水防澇設施雨水調蓄池建設二期、東部雨污分流—雨水提升泵站等工程。
三、休閑健身“悅心”實事
(一)新建小微公園8個
實施內容:新建大團結廣場南側、銀川九中東側、麗子園街長城路東北側等8個小微公園。
(二)提升改造城市園林景觀
實施內容:提升改造海寶公園園林小品、綠化景觀、市政平橋等;改造黃河路(滿城街—湖畔嘉苑北門)景觀林帶2.7萬平方米。
(三)新建健身步道17公里
實施內容:新建唐徠渠、親水大街等健身步道17公里。
(四)新建多功能運動場
實施內容:新建籠式球場、網球場、足球場等多功能運動場7個。
四、富民增收“穩心”實事
(一)多渠道提供就業崗位
實施內容:拓展社會化、網絡化招聘渠道和覆蓋面,開展企業人才用工招聘活動100場次以上。
(二)購買城鎮公益性崗位
實施內容:購買城鎮公益性崗位2300個,用于安置零就業家庭及其他就業困難人員。
(三)筑牢監測幫扶對象返貧防線
實施內容:為全市1500戶監測對象建立一本臺賬、落實一系列幫扶措施、安排一名幫扶責任人、提供一筆資金支持,實現收入穩定提升10%以上。
五、優質教育“連心”實事
(一)新建、續建一批中小學幼兒園
實施內容:新建銀川市第四十一中學、賀蘭縣第七中學,續建銀川市豐登片區中心幼兒園、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北校區、興慶區第五幼兒園、銀川市中關村小學、永寧縣望遠二中、靈武市第十一小學等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2萬個以上。
(二)融通區市優質教育資源
實施內容:建設教育專網,實現銀川市教育專網樞紐節點與自治區教育專網的互聯互通,創建智慧示范校園53所。
(三)護航中小學生健康成長
實施內容:建設銀川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服務平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資源庫,評選10所市級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園。
六、看病就醫“安心”實事
(一)提升智能醫療便民服務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lh/136585.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