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等7個城市首批獲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圖為幾名市民在早櫻花掩映的蘇州環城河健身步道游玩。王建中攝(新華社發)
隨著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獲批,這一國家園林城市的“升級版”正式亮相。從名字上看只增加了“生態”二字,但是在內涵上卻是全方位的提升。
這一新的評價體系,通過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宜居指標體系反映出最佳城市形態,將為我國城市探尋宜居、和諧發展提供指引——
園林伴隨著城市的產生而出現。園林,也漸漸成為人們衡量城市環境和舒適度的重要指標。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當時的建設部開始組織開展國家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時至今日,人們對城市生態和城市園林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更高的追求,打造園林城市“升級版”水到渠成。
何為生態園林城市
所謂生態園林城市,是園林城市的高級形態,就是通過有中國特色的生態宜居指標體系反映出的最佳城市形態。
2022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分級考核標準》出臺,形成了遙感測評、專家實地考查、第三方調查評估、市民滿意度調查和綜合評審相結合的立體考核評估辦法。2022年初,徐州、蘇州、昆山、壽光、珠海、南寧、寶雞7個城市獲評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生態園林城市是園林城市的升級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建司副司長趙澤生介紹說,生態園林城市將更加注重城鎮園林綠化品質的提升,更加注重親民、便民、惠民服務水平的提升,也更加注重城市生態功能的提升,以及城鄉生態空間的統籌。
他進一步介紹,生態園林城市指標體系包含多方面內容,是以城市區域范圍內園林綠化為主體、包含對城市基本生態建設、市政建設、住房保障、交通保障、城市管理等綜合性的建設管理指標導引體系。通過一整套科學指標體系的約束,使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要通過生態園林城市的創建,大力提高城市發展的宜居性,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家園。”趙澤生說。
體現五大理念的考核標準
什么樣的城市能夠成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趙澤生說,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評選有一套十分嚴格的考核標準,其中充分體現了五大發展理念。“生態園林城市的基本理念就是人與自然相和諧,其實質是促進城市協調發展、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趙澤生說。
“城市鋼筋水泥和碧樹繁花,繁榮富裕與山清水秀需要找到最佳結合點,城市需要協調發展,如果不均衡,城市發展有可能受到影響。”趙澤生說。
趙澤生還介紹,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必須將創新理念貫穿其中。比如,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指標要求,加強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收集達到70%。趙澤生介紹,要想把雨水留住,可以有很多創新的辦法留待城市管理者去挖掘和實施。
綠色發展理念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中體現得最為突出,在生態園林城市的考核體系中,不僅有園林綠化本地木本植物指數必須大于0.9等要求,還要求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實施至少達到80%,對綠色出行提出了很高要求。
生態園林城市形成的良好城市生態景觀環境,必然促進城市對外開放發展。
生態園林城市的建設,就是要讓公眾共享美好的城市環境。比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至少達到90%,讓城市各區域的居民盡可能就近享有公園綠地??己酥笜酥胁粌H有客觀的指標,還十分注重公眾的感受,其中就包括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的滿意率要至少達到90%的要求。
生態園林城市該怎么建
首批7個城市已經獲得了“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的稱號,還有更多的城市正在積極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對于生態園林城市該怎么建,不少專家學者紛紛建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孟兆禎認為,中國古代就有“國必依山水”的說法,城市的發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讓人與自然的關系相協調。在孟兆禎看來,生態園林城市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是城市的綠地率和人均公園占有面積。國務院參事劉秀晨也很看重綠地,認為只有把城市里面的人裝到綠地里去,人們才能改變生活方式。城市居民除了上班工作,回家吃住,“第三空間”就是綠地。
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指標沒有拘泥于狹義的生態系統、環境系統等自然層面的理念。生態除了自然生態,還包括環境生態、社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生態等。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秘書長梁本凡認為,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是解決當前我國城市病的重要途徑。環境問題、交通擁擠、房價過高、管理粗放、應急遲緩、水資源缺乏等城市病,都是過去沒有以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統領建設城市、管理城市造成的?,F在創建生態園林城市,用一套很好的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指標指導城市建設,就能解決當前我國面臨的城市病。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105574.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