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綠地是現代城市不可或缺的公共休閑娛樂場所。近年來,我市著眼民生、改善民生、呼應民生,不斷加大對城市公園綠地廣場的改造力度,見縫插綠,新建改建一批集健身、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休閑公園,讓這座魅力之城更加美麗,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
新城區: 見縫插綠 城區綠地不斷增加
近幾年,我市園林建設不斷蝶變,特別是點綴于大街小巷和高樓大廈間的“口袋公園”,讓“推窗可見綠,抬腳即進園”成為居民生活中的幸福事。新城區一直以來都存在綠地面積少的特點,而為了彌補這個短板,近年來見縫插綠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口袋公園”成為了園林部門為市民創造綠色家園的主要方法。
2022年,新城區鐵路小區南門附近增添了一處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園”。在夏秋時節,那里不僅有隨風搖曳的花朵、茂盛的綠植,還有精致的石椅石桌,一個充滿生趣與溫馨的和諧場景就呈現在人們眼前。它還有個好聽的名字——融和園。眼下雖然已是隆冬時節,但每天來到融和園休閑散步的市民還是有很多。
“這種小公園夏天有夏天的美,冬天有冬天的靜,早晨起床后不用走遠,來到公園就可以伸伸胳膊抻抻腿,進行各種體育鍛煉,然后用不了幾分鐘就可以回家吃早飯,真是太舒服了?!辫F路小區居民樊大爺說。
據了解,融和園是在2022年7月份開始進行提升改造的,以前這里就是一處綠地,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對此處進行了整體提升改造,按照周圍居民區的風格打造了這處以民族團結為主題的“口袋公園”。
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工程股股長王美荷說,2022年新城區園林綠化服務中心建設了大小不等的“口袋公園”75個。這些“口袋公園”和綠地公園具有選址靈活、面積小、離散性分布的特點,見縫插針地出現在高樓云集的中心城區,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環境,同時也可以滿足居民對公園綠地的需求,既提升了城市景觀效果,又體現出城市文化內涵。
回民區: 綠化不歇 美化村居展新顏
“家門口的環境變好了,心情也美了!”家住段家窯村的王建軍老人感慨地說。老人告訴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經過城中村的改造,村里的道路硬化了,墻面粉刷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可就是少了點色彩。今年,村里在進行了全面美化,不僅增加了一面面創意十足的彩繪墻,還增加了精致的園林景觀,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參觀,讓村子里的農家院經營也跟著熱鬧了起來。
在段家窯的村口,園林部門利用村中道路兩側的空間建設了一個“口袋公園”,園內建有步道、涼亭、長廊等,栽植喬木、亞喬木等綠植,設置小型休閑廣場,滿足村民生活休憩的需要。
今年,回民區園林部門在段家窯村全新打造了一個“口袋公園”,與常見的“口袋公園”不同,這個“口袋公園”由村口的公園和村里一個個精美的花境組成。20多種花材打造出了景色艷麗的花境,不同花期的花材則讓整個公園呈現出四季有景的效果,各具特色的花境也展示著首府新農村的巨大變化,“五分鐘綠色休閑圈”更讓村民在家門口感受到“小改造”帶來的“微幸?!?。
“2022這一年,回民區錨定建設‘綠色生態宜居發展城區’目標,大刀闊斧推進城市更新,從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民生和人居環境、提升宜居品質等方面入手,補短板、強優勢,按照修補城市、清洗城市、整理城市、點綴城市的思路,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打通‘斷頭路’及城市綠道、‘口袋公園’建設。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我們對一間房和段家窯村進行綠化提升改造,一間房村改造面積36000平方米,段家窯村改造面積5000平方米。同時還重點改造了一間房村,將一處53畝的廢棄大院改造成一處綠化公園,栽植的地被中有80%為宿根類苗木。 改造前廢舊大院塵土飛揚、垃圾成堆,改造后綠意叢生,花海遍布,提升了鄉村的整體顏值。在提升老舊小區示范點周邊環境時,對沿河西路進行綠化提升改造,改造面積8000平方米,讓市民在家門口便可享受到城市‘氧吧’帶來的愜意?!被孛駞^園林建設服務中心主任丁曉宇表示。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136489.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