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域生態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天域生態2021年半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 報告期內公司所屬行業及主營業務情況說明
公司主營園林生態工程業務、生態環境治理業務、田園
綜合
體業務、生態牧業業務,公司所處行業為生態園林建設行業和農牧行業。公司主營業務與2022年相比未發生重大變化,主要以“生態”為經營核心,以
鄉村振興
為依托,將園林生態工程業務、生態環境治理業務以及田園綜合體業務整合為城市版天域田園業務;將苗木種植與銷售以及生態農牧業務整
合成
為“種”、“養”、“食”相結合的鄉村版天域田園業務兩大板塊。
公司所屬行業發展情況
1、生態需求長期存在,鄉村振興大有可為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生態環境治理建設是未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前置要求,園林綠化、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生態公園、水生態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等需求將長期存在,未來深耕農村市場或將大有可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已經消除絕對貧困,國家工作的重點從“脫貧攻堅”轉向“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成果并努力實現“綠水青山就是
金山
銀山”的發展目標。在城郊及鄉村地區實施建設農文旅項目、生態循環種養項目和農副產品銷售,都將更有利于生態宜居和農民增收,實現“多贏”。
2、園林生態行業遭遇變局,新經濟常態下“小而美”企業有望實現突圍
從外部環境來看,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趨大,新冠疫情影響依舊可能局部復發,園林生態業務毛利率逐漸下降,經營性現金流缺口擴大,企業融資難度加大。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縮減債務規模以及發展模式轉型所致,部分存量政府投資項目面臨收款難等問題,傳統“園林+生態”、“園林+旅游”的轉型方向資金投入高、投資回收周期長,無法解決企業當下負債高、現金流緊張的困局。在經歷生態環境
行業龍頭
國資化后,行業競爭格局已發生較大變化,歷史包袱輕、資金充裕、經營穩健的“小而美”企業有望實現突圍。
3、豬價下跌趨勢趨穩,生豬養殖風險與機遇并存
2021年上半年,因豬周期進入下行通道,
豬肉
價格跌幅明顯。今年3月以來,隨著產能持續恢復,中國生豬價格開始下跌,截至6月底部分地區豬價一度跌破成本線。隨著國務院“穩定豬價”指導意見發布,平抑“豬周期”的市場預期較為強烈,生豬價格短期來看趨于穩定,但亦難以實現高利潤。因此,進行生豬養殖轉型的上市公司也應當理性投資,穩健發展,并且利用好自身規?;?、產業化和專業化的優勢。
?。ㄒ唬┕局饕獦I務情況說明
1、公司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及經營模式情況
公司主營園林生態工程業務、生態環境治理業務、生態牧業業務,整合成城市版天域田園業務和鄉村版天域田園業務兩大板塊,具體如下:
城市版天域田園業務
?。?)園林生態工程業務
公司傳統園林生態工程業務主要以市政項目為主,報告期內公司承接的市政項目體量大、綜合性強、復雜程度高,對于施工單位的資質、信譽度及綜合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公司園林生態工程業務包括項目承攬、設計、采購、施工及結算等環節。在項目中標或項目合同簽訂后,開展設計、采購與施工等工作。公司擁有風景園林甲級設計資質和經驗豐富的設計團隊,在環境規劃和設計方面具備獨立設計能力。在施工階段,實施項目經理責任制,組建專門的項目部安排項目施工。對于EPC項目和普通施工項目,工程款按項目進度結算,竣工驗收合格后由業主單位進行審計結算后支付尾款。
對于EPC+O、DBFO等運營項目,建設期工程實施與EPC項目相同,進入運營期后,由中標人或其指定的第三方機構單獨或與政府合資設立運營公司,根據合同約定的運營方案進行項目運營及維護,由政府分期支付運營費用或運營公司自負盈虧。
對于PPP項目,公司作為社會資本方與政府合資設立SPV公司,通過SPV公司對PPP項目進行投融資、建設和運營,若由公司負責業務資質范圍內的項目施工,則工程施工根據《PPP項目合同》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約定按進度進行款項結算和支付。主要業績驅動因素包括工程項目經驗與施工資質,政府資源與持續接單能力,融資能力與運營能力等。
?。?)生態環境綜合體業務
生態環境綜合體業務是公司以自有IP“天域田園”開展城市近郊、遠郊及鄉村全域開發建設,項目類型包括:田園綜合體、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文旅景區規劃與建設、一二三產業示范園區等,主要涉及策劃、規劃、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等環節。在生態環境與人文風貌統一和諧的前提下,以特色田園鄉村重點片區環境綜合提升改造、農文旅與雙創新業態產業導入為定位,在地方政府的委托下,主要從農宅改造、基礎設施景觀提升、業態導入、田園綜合體等方面為政府提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民、企業、政府三方共贏的綜合解決方案。
在與政府簽訂戰略或投資協議后,公司聯合政府平臺公司或第三方機構設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作為主體取得項目區域10-20年的運營許可,通過
招商
引資、投資、開發和建設,獲得平臺管理費和投資收益。對于項目中涉及的建設工程,公司以合法合規方式參與并獲得工程建設收益。對于項目中經營子項目,引入專業運營公司進行運營,公司根據實際經營情況選擇有意向的經營子項目進行股權投資。主要業績驅動因素包括建設工程利潤、項目運營收益及股權投資收益等。
鄉村版天域田園業務
?。?)生態牧業業務
公司生態農牧采用自繁自養的經營模式,在生豬供應缺口較大的區域周邊布局養殖基地,通過自建、與社會資本合作、租賃等方式來落實豬場基礎設施,建立適度規模的天域種豬繁育及商品豬養殖基地。在生豬養殖過程中,建立并執行科學嚴格的生物安全流程、嚴控飼料品質、選用豬場智能化管理軟件強化數據管理與分析,通過精細化管理逐步建立成本優勢。
公司生豬養殖采用“種養食結合”方式,利用公司原有生態技術優勢,解決生豬養殖過程中的環保問題。同時,公司通過生態循環種養項目建設,實現環境友好、土壤改良,促進生豬養殖現代化升級、助力地方生豬上市量及豬肉供應穩定,實現百姓—政府—環境—企業共生共贏。主要業績驅動因素是養殖成本控制、防疫控制水平及商品豬銷售情況。
?。?)
農產品
以及經濟作物的產銷業務
公司原有自營苗圃出售苗木產品,且在運營“天域田園”綜合體業務以及生態牧業業務發展的過程中,將帶來部分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推廣業務。該類業務目前占比較小,對公司整體營收的影響暫可忽略不計。
2、報告期內業績驅動因素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公司將以國家政策為導向,深刻踐行鄉村振興的發展規劃,以“青山、綠水、好家園”為使命,依托原本的生態業務經驗,將傳統業務中的“生態環境工程、田園綜合體建設等”整合為“天域田
園城
市版”,以“園”和“建”為側重點;將新興業務“生態牧業、循環種養”整合為“天域田園鄉村版”,以“田”和“食”為側重點。通過自有IP“天域田園”品牌做到業務間的協同發展,實現產業閉環和產業間的相互賦能,持續為客戶提供
美麗中國
和城鄉融合發展的整體解決方案,成為鄉村振興產業的綜合運營商、鄉村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者。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778.34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11%。報告期內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81.81萬元,凈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系報告期內公司園林生態工程施工毛利率降低、信用減值損失計提所致。截止報告期末,公司資產總額347,316.12萬元,較上年期末增長4.6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159,696.74萬元,較上年期末增長28.81%。
3、公司所處的行業地位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以“青山綠水好家園”為使命,圍繞生態環境、天域田園和生態農牧等核心領域,立足生態環境,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同時作為目前重慶市唯一的A股生態園林上市公司,擁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
環保工程
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
水利
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等多項專業資質。公司多個竣工項目榮獲設計類獎項。
二、經營情況的討論與分析
報告期內公司聚焦城郊與農村市場,通過對公司現有業務進行重新分類歸納,以“天域田園城市版”和“天域田園鄉村版”為兩大載體,探索城郊與鄉村綜合環境整治、田園綜合體開發、循環農業及生豬養殖等方向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07,783,363.28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6,818,110.53元。
具體經營情況如下:
1、做精生態工程主業:聚焦重點核心業務,積極推進重點項目清欠工作
為了針對國家PPP政策的變化調整,公司主動放緩經營節奏,嚴格把控項目實施風險,堅持從付款能力、融資可能性、安全性等多方面篩選項目。報告期內公司及子公司累計簽訂合同46項,合計金額為人民幣24,613.01萬元。
2021年上半年,重點項目清欠回收應收賬款,依舊是公司經營發展的重中之重。公司自2022年以來,成立了內部清欠小組,將應收賬款催收作為公司重點工作來開展,責任落實到人且建立獎懲機制。同時,對部分賬齡較長的應收賬款,根據國務院和國家工信部的政策,通過包括但不限于工信部清欠平臺以及法律訴訟的方式催討欠款。在減負辦等各級相關政府部門的協調下,公司將繼續積極與遵義市新蒲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國有法人債務人溝通化債事宜,擬以現金支付及資產抵償作為債務重組方案,爭取盡快達成化債協議,解決公司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逐年增加問題,改善資產質量,增強公司風險抵御能力。
2、立足“鄉村振興”事業,延伸大生態大農業產業鏈
2021年1到6月,公司中標了“智林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項目總承包、
龍泉
市上垟鎮新田園時代項目EPC總承包等項目”。其中“智林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項目”備受當地政府重視,作為“鄉村振興”示范項目而被常熟市政府在政府官方網站上予以報道。
在不斷整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公司在大生態產業領域中鎖定“生態農牧”賽道,將生豬養殖領域納入“天域田園鄉村版”戰略,作為生態“種、養、食”循環農業的一部分,擬培育為公司未來發展的主營業務方向之一。
此外,公司將擇機切入農產品以及農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將健康生態食品作為公司戰略突破口,助力公司天域田園的運營以及實現“種、養、食”相結合的生態大農業戰略部署。
3、
開源
節流,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采取節流措施,不斷優化員工結構以提升人均效益,將艱苦奮斗的理念深入每個員工內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9.68%和6.61%。同時,公司積極探索業務模式創新,采用輕資產運營方式,減少公司日常經營資金消耗。
開源方面,公司在2022年年中籌劃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宜,并于2021年6月末,完成了4835萬股非公開股票的發行工作,募集獲得3.9億元資金(扣除發行費用)。
4、公司踐行社會責任,彰顯企業擔當
一直以來,天域生態以“敬天愛人”為經營哲學,深耕“厚德、擔當、簡單、卓越”的核心價值觀,在履行一個生態企業對環境承諾的同時,常懷感恩之心,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回饋社會。報告期內,公司向龍泉市慈善總會捐款5萬元,用于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2021年7月,公司向華中農業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捐贈200萬元用于支持華中農業大學“獅景教育基金”,促進農業科技教育發展,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技能型、實用性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撐。
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情況的重大變化,以及報告期內發生的對公司經營情況有重大影響和預計未來會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三、可能面對的風險
1、經濟波動風險
園林生態行業與中國經濟景氣度相關性較高。一方面,園林生態行業屬于建筑行業細分市場,受國家對基建項目的投放數量、
基建投資
規模影響較大。另一方面,園林生態行業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國家信貸政策、地方政府負債情況、融資環境松緊程度均會影響公司項目承接情況。當今國內外局勢復雜多變,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疊加新冠疫情短期內無法完全消除,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如果資金面不能保持寬松環境,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公司項目落地及實施進度。
2、合同資產和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導致的資產減值風險
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為人民幣722,517,278.79元,占同期總資產的20.80%,合同資產賬面價值775,841,999.64元,占同期總資產的22.34%,公司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占比較高是由于行業特殊的結算模式所致。隨著公司承接較大金額項目的比例逐漸提高,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可能依舊處于較高水平。目前公司主要客戶多為政府機構和企事業單位,雖然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相關政策要求各級政府平臺公司應在2022年內完成所有無分歧民營企業欠款的應清盡清工作,但地方政府債務規模較大,一旦出現無法及時清償的情況,將對公司經營狀況造成不利影響。
此外,公司因應收賬款清欠需要,不排除接受債務人使用資產頂抵債務的情況。相關抵債資產可能存在資產減值風險。
3、PPP項目的實施風險
近幾年來國家不斷出臺新規規范PPP模式,疊加融資環境嚴峻,導致PPP項目遇冷,雖然公司及時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經營策略,報告期內主要承接EPC或EPC+O等類型項目,但公司目前仍有少量PPP項目。PPP項目一般金額較大,涉及參與方較多,履約周期較長,政府履約情況有待考察。在融資方面,對于民企而言,融資難度較大,成本較高,融資談判周期也較長。未來PPP政策變化、融資不達預期均有可能導致PPP項目落地失敗,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4、資金來源不能滿足公司經營發展的風險
因公司所處行業較為特殊的結算模式,公司常常需要在項目前期墊付資金,多個金額較大的工程項目同時開工,對公司營運資金的需求也呈上升趨勢。鑒于政府存量債務及未來赤字導致政府支出壓力較大,且外部融資環境未出現明顯好轉態勢,公司可能會面臨融資成本增加的風險。若公司未來融資能力與業務增長速度不能較好匹配,會對公司業務發展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5、公司戰略轉型可能不達預期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積極尋求戰略轉型,重點探索天域田園和生態農牧等發展方向,在戰略轉型過程中,公司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突破,但管理和運營經驗仍舊不足,上述新業務板塊在客戶、市場環境、技術背景等方面均與公司傳統業務存在一定的差異,公司最終能否轉型成功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如果公司不能在資源配置、經營管理等方面及時作出調整和優化,可能存在一定期間內經營業績不達預期的風險。同時,公司轉型落地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公司根據實際資金及運營情況嚴格控制投資節奏,可能存在轉型落地慢、業務實施進度不及投資者預期的風險。
6、生態農牧板塊的經營風險
生豬養殖行業具有明顯的周期性波動特征,雖然國家有意出臺政策平抑“豬周期”,但仍不能排除豬價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的風險。同時,由于公司既有生豬養殖場尚不具備規模效應,成本優勢不明顯,則可能會面臨收入不達預期的風險。農業農村部發布洪澇災害動物疫病防控技術指南,表示“發生洪澇災害時,大量畜禽因災死亡,尸體腐爛,病原容易感染擴散,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暴露,易污染水源等環境;畜禽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疫病侵襲,造成非洲豬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高致病性
禽流感
等重大動物疫病,以及血吸蟲病、炭疽、豬鏈球菌病、鉤端螺旋體等多種人畜共患病的發生和流行”,因此對生豬養殖場的生物安全防護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周邊地區或自身場區疫病發生頻繁,或者公司疫病防控體系執行不力,公司將可能面臨生豬發生疫病所引致的產量下降、盈利下降、甚至虧損等風險。
四、報告期內核心競爭力分析
?。ㄒ唬┱显O計施工投資運營一體化能力,促進天域品牌項目品質提升
公司成立至今一直秉持“青山、綠水、好家園”的企業愿景,擁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環保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專項甲級資質、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等專業資質,擁有設計施工一體化能力。報告期內,公司一直堅守項目工程品質,通過精細化管理,不斷創造精品工程項目。2021年上半年,公司中標喀什市吐曼河片區生態文明建設與城鄉融合發展暨文化配套產業建設運營項目工程總承包項目,項目綜合性強,復雜程度高。
?。ǘ┚劢箻I務類別,沉淀生態技術,不斷增強產學研能力
公司在綜合環境治理、土壤改良、有機廢棄物循環利用、環境監測等領域擁有先進技術,同時將生態技術優勢應用到生豬
養殖業
務中,能夠有效解決生豬養殖過程中困擾政府和百姓的環保問題。養殖場產生的糞便通過干、濕分離,雨、污分流,進入沼氣池進行厭氧發酵處理后,變廢為寶,產生沼氣、沼渣、沼液。沼氣用作養殖場的生活能源,沼渣、沼液處理加工成有機肥后施入附近林地、農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有效改良土壤板結等情況,實現養殖資源化利用。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在黑臭水體治理、
污水處理
、土壤修復、河道治理等領域共計擁有13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2項發明專利。
?。ㄈ┒嗄暾畽C構深度合作經驗,為公司戰略轉型奠定基礎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政府的建設需求也日趨多元化,在“美麗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傳統單一施工項目占比下降,能夠融合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產業發展的帶運營類的綜合項目占比逐步上升,且涉及的項目體量大、復雜性強且綜合程度高。而公司在二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與政府機構建立了穩定、友好的合作關系,同時憑借豐富的精品工程項目設計施工一體化及田園綜合體項目運營經驗,在項目承接過程中獲得政府機構青睞。此外,公司生態農牧板塊在土地、環境影響評價等方面受政府機構調控較多,公司能夠憑借深度合作經驗為公司戰略轉型奠定基礎。
報告期內,公司通過梳理原有業務板塊(天域田園城市版)和新興業務板塊(天域田園鄉村版),將生態牧業和“種養食結合”作為新興業務板塊中的主要業務進行培養。公司將采用穩健的培養模式,合理調配公司各類資源用于傳統業務和生態牧業業務的和諧發展。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用于生態牧業試點的上海崇明豬場正常運營中,今年下半年亦將有崇明豬場二期、武漢地區新豬場以及生態牧業合資公司落地投產。
?。ㄋ模┲匾曪L險管控,確保公司經營安全
在PPP高速發展時期,公司關注到該模式給社會資本帶來的資
金風
險,因此嚴格制定項目篩選機制,報告期內在建PPP項目,數量較少且大部分已解決融資問題。同時,公司及時調整業務布局,通過區域聚焦、業務聚焦等方式為公司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的穩健經營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所謂區域聚焦,即主要承接地方財政和經濟基礎較為良好區域的項目,比如中原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等,回避項目回款風險;業務聚焦方式,即主要承接附加值高,經濟效益相對較好的項目,如EPC項目等。公司注意到,傳統園林市政環境提升項目,因園林綠化資質取消使得業務準入門檻降低,陷入了低價中標的價格戰,而公司有能力通過規模優勢、設計優勢、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實現突圍。
此外,公司在轉型過程中,亦積極控制擴張風險,對于項目規模大、資金投入多、復雜程度高的項目,提前進行充分的調研和評估,嚴格控制投資節奏,另一方面嚴格篩選合作地方政府的財政實力、項目所在區域經濟發展潛力,通過“先試點、后推廣”的方式保證公司項目運營的安全性。由于園林生態行業與經濟、國家政策相關度較高,受全球經濟疲軟及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企業的風險管控水平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影響經營效益的重要因素。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136586.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