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深入推進水生態修復治理 繪出城市靈秀畫卷
記者 賀承冬
近日,位于甘州區南二環路南側的中央文化公園初見雛形,造型獨特的文化地標和集游覽觀賞、健身玩樂于一體的公園景觀,讓市民們對公園的開放充滿期待。這是我市充分利用再生水資源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實施的一項重大項目,對于全面提升城市南片服務功能、整體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鞏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創建成果、擦亮歷史文化名城和優秀旅游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水活城、以水潤城、以水美城、以水興城”的理念,大力實施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著力改善水生態,做好“水文章”。項目充分利用黑河繞城而過的便利條件,以現有北郊濕地、蘆水灣景區、東環路蘆葦池為基礎,將城市建設與周邊黑河水、人工湖、濕地泉眼、溪流水道相結合。項目將我市污水處理廠的中水作為主要水源,經過13.7公里的管道輸送到甘州區城南,之后通過南三環、東三環公園濕地、生態駁岸形成環城水系,并與城區規劃水系及保留下來的現有河道連通,匯入城北張掖黑河國家濕地公園,后通過下游河道繼續流入黑河,形成城區“點、線、面”結合的城市生態綠地系統,改善城市水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使中水資源充分利用,節約了水資源,展示獨特美麗的城市風貌,滿足市民休閑娛樂、親水戲水、水映甘州、綠蔭張掖的生活需要。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總投資25.37億元,主要實施中央文化公園、市民休閑公園、市民體育公園、濱水鄉村田園綜合體等工程。該項目負責人陳棟介紹,水生態修復治理項目于2021年3月開工,總體定位是打造城市的休閑公園,構建具有活力的生態濕地。至目前,再生水利用提升泵房和輸入水管道完工投入運行,城南中央公園、市民休閑公園主體工程完工,湖區內蓄水達到設計水位,初步具備開園條件。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堅持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精細化管理,對標各項創建指標,加快城市公園、小游園、口袋公園建設,傾力打造城市園林綠化精品工程。先后建成甘州區水云鄉公園、流泉公園、八聲甘州公園、胡家園子,民樂縣城南公園、城東公園,山丹縣城市中心公園等22個城市公園,高標準改造提升張掖國家濕地公園、潤泉湖公園、山丹南湖公園、高臺月牙湖公園、民樂公園等9處綜合性公園,建成城市公園綠地158處,其中綜合公園32個、口袋公園43個,城市綠化總量明顯擴大,建成區初步形成由綜合公園、專類公園、小游園和其他公園綠地相結合的公園綠地體系。至目前,城市建成區綠地面積達1637.28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0.1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2.73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3.06%。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136733.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