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EM全國電力設備管理網】 8月3日,在新能源電力裝備全產業鏈專班工作匯報會上,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跨區域整合資源撬動產業發展。8月6日,市發改委召集各縣(市、區)發改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貫徹落實專班工作匯報會精神。玉溪吹響整合風光資源,發揮資源換發展撬動作用,推進綠色能源建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沖鋒號。
機遇與挑戰
相關資料顯示,在新冠疫情持續,氣候變化加劇,國際局勢動蕩的背景下,促使各國加速部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雙碳戰略的推進,一系列支持新能源發展政策措施密集出臺,直接利好綠色發電。
云南省十四五期間將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7300萬千瓦,其中,新增風力發電裝機1400萬千瓦,新增光伏發電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將達到80%,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6%。
為此,省政府制定加快光伏發電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未來三年全省新增新能源裝機5000萬千瓦的目標。省能源局制定《落實穩增長政策措施能源行動方案》,明確提出2022年至2024年每年開工20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2022年竣工投產1100萬千瓦新能源項目的目標。
2022年6月27日上午,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10GWh動力儲能電池項目、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二期8萬噸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在玉溪高新區龍泉園區開工。曾永洪 攝(資料圖)
我市實施制造業全產業鏈專班工作機制,組建新能源電力裝備和新能源電池兩個全產業鏈工作專班,引進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加快布局鋰電池正負極材料、隔膜及電池產能,打造千億級鋰電池產業集群。加快推進風光資源開發,并立足資源換產業建成全省配套最全的風電裝備制造生產基地,大力推動相關配套產能技改提升,加快智能電網建設。
縱觀國際、國內新能源發展形勢,審視省、市推動新能源發展政策措施,玉溪新能源產業發展迎來重要機遇期。
與此同時,隨著全省新能源開發布局的展開和推進,其他州(市)同樣加快資源換產業的步伐,相關開發企業正加快組建大型電力配套設備生產集團,在區域同質化和市場供給競爭加劇的背景下,玉溪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業發展正面臨新的挑戰。
優勢與短板
據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玉溪風光資源基礎較好,具備發展潛力。近年來,我市利用資源稟賦撬動產業發展,上海電氣風電云南有限公司年產400臺(套)風力發電機、云南藍天重工有限公司年產400臺(套)塔筒、中復連眾(玉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00套風機葉片項目落地,建成西南配套最全的風力發電設備制造基地。
中復連眾(玉溪)復合材料有限責任公司下線的風力發電機葉片。
與此同時,包括云南通變電器有限公司、云南玉溪中匯電力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前列電纜有限公司在內的一批本土電力裝備制造企業正加快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和產品研發升級步伐。以云南正成工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云南太標集團為代表的數控機床和光伏設備制造企業具備滿足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及配件生產的需求。
玉溪立足全域智能電網建設,在全省率先推出刷臉辦電、零證報裝。全市十三五末電力裝機145.61萬千瓦,清潔電源裝機占比84%,遠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2021年,全市工業企業發電量42億千瓦時,其中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67.7%。截至2021年,全市新能源電力裝備全產業鏈擁有規模以上企業29戶,實現產值37.65億元。其中,電力裝備企業13戶,實現產值20.65億元;發電企業16戶,實現產值17億元。
玉溪在全省率先實現刷臉辦電。圖片來源:中國電力報
縱觀新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綠色電網建設基礎,玉溪具備全產業鏈塑造新能源開發利用及新能源電力裝備制造競爭新優勢的支撐條件。
與此同時,我市優質資源分布不均,受客觀條件制約開發利用不充分。十三五末,全市建成7座風電場和7座光伏發電場,光電裝機規模分別為44.7萬千瓦和20.8萬千瓦,空間潛力沒有得到充分挖掘。電力裝備制造產業鏈缺失明顯,產業體系不完善,配套能力不足,成為必須直面的問題和破解的瓶頸。
布局與發展
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1年,華寧縣起則、火特兩個裝機20萬千瓦、投資13.16億元的風電項目,新平縣、元江縣4個裝機18.3萬千瓦、投資13.8億元的光伏項目入列省級開發建設項目清單。紅塔區入列全國整縣推進分布式光伏試點縣。今年我市20個裝機216.89萬千瓦,投資100.2億元的光伏項目入列省級開發建設項目清單。
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成的磨豆山風力發電場。曾永洪 攝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136774.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