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蔥蘢的銅山大道綠化帶。王建成 攝
夏日午后,陽光炙烤著大地,走入駐馬店置地公園的林蔭道,立即感覺涼爽舒適。不僅是置地公園,駐馬店市區開源河兩岸,南北高速引線兩側,都是郁郁蔥蔥的樹木。駐馬店打造的“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綠中”具有突出地域特色、彰顯天中文化的森林生態城市芳容乍現。
近年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林業生態建設,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了城鄉綠化融為一體的人居環境。目前,全市有省級濕地保護區1個、國家級濕地公園1個、國家級森林公園4個、省級森林公園5個。全市八縣及驛城區實現了林業生態縣建設目標,駐馬店市建成林業生態市,泌陽、遂平、西平三縣獲得“全國綠化模范縣”稱號, 30個鄉鎮獲得 “河南省綠化模范鄉鎮”稱號。
打造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綠色明珠
遵循“鐘靈毓秀天中地,山水田園駐馬店”的建設定位,駐馬店市提出了“一核、一心、一帶、兩廊、三區、八城、多點”的建設布局,有針對性地規劃了森林生態體系九大工程、城市林業六大產業、生態文化保護兩大舉措、森林管理三大方面等建設內容,以期將駐馬店市建設成為豫中南的生態屏障和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綠色明珠。
“一核”:指中心城區城市森林建設。在中心城區高標準地實施城市公園綠地建設、城市道路綠化、環城林帶建設、城市水系廊道建設等,并結合駐馬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開展城市生態文化建設。
“一心”:指汝南縣宿鴨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在宿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及周邊開展“退耕退漁、還湖還濕”建設,徹底排查周邊污染源,逐步恢復濕地的生態功能,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力爭將宿鴨湖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打造成集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生物多樣性、生態旅游、科普教育于一體的城市綠心。
“一帶”:指縱向貫穿西平縣、遂平縣、駐馬店中心城區、確山縣的城市主發展帶,是城市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囊括京廣高鐵、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G107等主要交通干線,串聯中心城區和西平、遂平、確山三個城市主要組團。重點開展城市通道綠化、各組團城區綠化、水系綠化及生態廊道建設等。
“兩廊”:指板橋水庫-練江河-宿鴨湖-汝河、小洪河-洪河兩條重要的城市生態廊道建設。板橋水庫、宿鴨湖是重要濕地,汝河、洪河是駐馬店市境內的主要河流,練江河貫穿中心城區連接汝河。重點開展水系綠化、生態廊道建設,營造水源涵養林和防護林,將城市和郊區、山區和平原有機聯系,充分發揮生態廊道的景觀和生態功能。
“三區”:指駐馬店西部的山地森林生態保育區、中部涵蓋中心城區和宿鴨湖濕地的都市水源涵養區、東部和東南部平原的森林生態產業建設區。在山地森林保育區,sz-otc.cn,重點開展公益林管護及森林撫育、退耕及荒山造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在都市水源涵養區重點開展河流水系綠化、水源涵養林及防護林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濕地生態旅游等。在東部和東南部平原的森林生態產業建設區重點開展林業產業建設、農田林網、綠色通道建設等。
“八城”:指駐馬店市下轄的西平縣、上蔡縣、平輿縣、正陽縣、確山縣、泌陽縣、汝南縣、遂平縣八個縣建成區內城市森林建設。包括城市公園建設、城市道路綠化、城區內水系綠化等,大力改變城市風貌,改善各城區人居環境,并結合各縣的文化傳承,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塑造各縣的城市生態文化內涵。
“多點”:是指市域內的其他鄉鎮、村莊的人居環境生態建設。鄉村人居環境建設是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要抓手,能為鄉村居民提供必要的休閑娛樂場所。
2021年,中心城區實際新增綠化面積約90萬平方米
據統計,全市2021年共完成創森造林面積92.08萬畝,其他成片造林、農田林網、村鎮綠化等86.97萬畝。西平、上蔡、汝南三縣在廊道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中高標準規劃、高質量栽植,喬木灌木種植搭配合理,層次分明,苗木規格質量高,完善林網面積大。駐馬店市京港澳高速、京廣高鐵、京廣鐵路、新陽高速、大廣高速、107國道等實現全線高標準綠化。特別是西平縣高標準規劃實施了萬畝生態園、4800畝的“兩河”公園和3000畝的中華嫘祖海棠園等重點民生工程。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75445.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