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形成于16世紀中葉,并在17世紀下半葉達到了造園水平的巔峰。在近200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大量優秀的園林作品,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引領著歐洲造園藝術的發展。
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形成于16世紀中葉,并在17世紀下半葉達到了造園水平的巔峰。在近200年的發展歷程中,留下了大量優秀的園林作品,并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引領著歐洲造園藝術的發展。
回溯歷史,大約在公元460年,法國就已經有了關于游樂型花園的簡單描述。當時,這些花園的主人以王公貴族居多,克萊芒主教曾在信中提到其湖邊的別墅和花園游廊。此時的花園雖具娛樂性,但仍以實用性為主,栽種果樹、蔬菜、草藥等植物,這一時期可以看作是法國園林發展的萌芽時期。
中世紀初期,修道院庭園和王公貴族的花園大多在高大的墻垣或壕溝的包圍之中,空間封閉,規模狹小,形式簡單。關于克萊弗修道院的一則中世紀文獻曾提到:“園子里果木成林……水渠劃分園子成方形布局,并做灌溉之用?!边@種簡單樸素的布局形式成為法國古典主義園林形成的胚胎。此后,在這類花園中觀賞植物逐漸增加,并開始出現修剪的觀賞樹木。但總體來說,受限于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12世紀以前的法國園林造園藝術尚處于較低水平。
大約在腓力二世(1165—1223)統治時期,法國領土開始擴大,巴黎漸漸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手工業和商業的繁榮發展促進了經濟的增長,造園藝術也開始快速發展,造園內容越來越豐富多樣。1337年,英法百年戰爭爆發。在戰爭初期,法國受挫,加之疾病瘟疫的蔓延,法國人口銳減,經濟發展極為緩慢,造園藝術基本處于停滯狀態。戰爭于1453年以法國勝利而告終,國家經濟隨后也進入復蘇期。路易十一(1423—1483)統治時期,基本完成了國家統一。15世紀末期,法國受到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造園藝術有了新的發展?;▓@中的建筑要素由哥特式變為文藝復興式,出現了模紋花壇、雕像、巖洞等要素的點綴,有些花園甚至采用多層臺地的布局方式,這些造園要素與手法極大地豐富了園林的內容。這一時期的花園功能以游憩觀賞為主,但依然保留著種植和生產的功能,總體造園手法比較粗放,布局上缺乏整體感。16世紀中葉,隨著中央集權的加強,法國園林有了新的發展,不僅關注造園要素,而且將花園與府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設計,園林布局呈現出規整對稱的特征。阿奈府邸花園是第一個將府邸與花園整體設計的作品。
16世紀下半葉至17世紀上半葉,法國園林取得了長足進步,并且在學習意大利文藝復興園林的過程中試圖結合本土特點,尋求創新性發展。與意大利的山地環境不同,法國地域遼闊,平原、丘陵約占國土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加之點綴其間郁郁蔥蔥的森林,形成了典型的法國地域景觀特征,這為規模宏大、廣袤無垠的古典主義園林提供了生長環境。這一時期的園藝世家莫萊家族,在理論著作與設計實踐領域均為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發展巔峰的到來奠定了堅實基礎??寺宓隆つR是刺繡花壇設計手法的開創者,他與兒子安德烈·莫萊的著作《植物與園藝的舞臺》提到了花園的布局和花壇的實例。安德烈·莫萊的著作《愉快的花園》則完善了花園總體布局的規劃模式。我國學者陳志華在《外國造園藝術》一書中,將這一時期稱為“法國早期的古典主義時期”。隨著幾何學和透視學在歐洲的發展,以及理性主義哲學在歐洲哲學領域的盛行,法國古典主義園林提倡規則有序的造園理念,布局注重嚴謹、莊重,植物要素以修剪的綠墻、綠籬為主,無不體現唯理主義思想。
到17世紀下半葉,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在發展的低谷徘徊。而法國絕對君主制的政治體制形成了經濟繁榮、社會安定、文化輝煌的大發展時期,也推動了其園林向君主專制宮廷文化的古典主義演進道路上發展。作為皇家御用文化的古典主義體現了“理性”的哲學思想,君主被看作是理性的化身,絕對君權與理性主義是法國古典主義園林造園藝術走向成熟的重要基礎。在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發展的巔峰時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勒·諾特爾,他為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設計的凡爾賽宮苑成為古典主義園林的重要代表作。其規模巨大,僅花園面積就達100公頃,建造歷時27年之久?;▓@在規整統一的空間格局下,具有宏大震撼的中軸線,變化多樣的叢林園,藝術精湛的噴泉雕塑,還有花壇、綠墻、大運河、林蔭道,這些共同構筑了路易十四的偉大夢想。勒·諾特爾一生設計和改造了大量的花園作品,表現出高超的造園才能和杰出的藝術天賦,并將法國古典主義造園藝術傳播到了西班牙、意大利、俄國乃至整個歐洲,影響極為深遠。
本文地址:http://www.jurnalistrik.com/st/94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